文法学院是在1994年成立的经法系基础上发展而来,1999年改称文法学院。现有法学、环境设计、广告学3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艺术学、文学3个学科门类。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传播法学5个学科方向)。国家一流专业1个(法学),辽宁省一流专业1个,辽宁省名师工作室1个。设有法学系、环境设计系、新闻传播系、人文素质教研部、辽宁省实践教学中心,具有辽宁省知识产权研究院、中德知识产权学院、辽宁省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沈阳工业大学分站(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辽宁省知识产权援助中心沈阳工业大学工作站、辽宁省科普统计工作站、辽宁省高校网络育人名师工作室、辽宁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等10省级、4个市级科研、教学与实践平台。是辽宁省人大地方立法顾问单位、辽宁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单位、沈阳市法学会知识产权协会理事长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55人,兼职教师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4人。具有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教师、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辽宁省高校中青年杰出人才、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辽宁省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辽宁省教育科研骨干、校青年拔尖人才、校教学带头人,沈阳市政协委员、铁西区政协委员。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国家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等国家级、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近200项。获辽宁省政府社会科学成果奖10项、多项国家级、省级领导批示。知识产权等学科方向省内知名,教师每年开展法律培训数十场。法学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具有一级学科硕士点;环境设计专业是辽宁省应用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广告学专业具有辽宁省高校网络育人名师工作室;人文素质教研部获得辽宁省首批劳动教育示范单位;实验教学中心是辽宁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文法学院现有在校生797人(研究生119人、本科生648人、二学位30人)。学院学生在多个赛事中取得突出成绩。获得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多个国家一等奖、“创青春”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等。学院立足于服务工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校智、校际、校政、校企、校所协同育人,共建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环境设计工程实践中心等多家协同研究、协同育人平台。形成面向装备制造业的资政建议+知识产权服务+法律培训+实习实践+普法宣传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出郭子涵(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姜鹏飞(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张啸天(全国模范检察官)等优秀校友。在省人大、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铁西区司法局、威卢克斯(中国)、盘古网络集团等40多个单位设立了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在本溪市本溪县洋湖沟村、盘锦市的二界沟镇、抚顺清源等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环境写生”课程实习基地。
学院十分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广告党支部于曾获省主题示范党日活动二等奖,并成为学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获得辽宁省统战工作优秀案例、辽宁省高校首届组织员素质能力大赛荣获集体一等奖,微党课环节辽宁省一等奖,知识竞赛环节辽宁省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思想引领为主线,安全稳定为底线,学风建设为长线的工作思路,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学院重点打造主题班团会、主题党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辅导员人均每年召开主题班团会50场,有效发挥主题教育对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学生工作零事故,学生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99%以上。学院依托法学学科优势,学院连续11年开展暑期大学生依法治国宣讲活动,深入中小学开展法治宣讲百余场,大学生普法实践团连续两年获得团中央授予的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优秀示范团队 (全校唯一)。2022年组建校级大学生法纪宣讲团,累计开展法纪宣讲20余场。
学院深入推进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专创融合,邀请各专业有影响力的专家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在实习实训、比赛竞赛、社会实践、国际交流、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实习实训等平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缩短就业实习期和适应期。实施学生培养质量工程建设,搭建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比赛竞赛、实习实践的平台。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提升学校、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声誉,为学科评估、招生宣传、学生就业等打下良好基础。
学院咨询电话:024-25496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