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纵览

 

第一部分:专业概要

、专业简要描述

智能建造专业是土木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培养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进行信息化智能设计、智能施工、运维与服务管理,具备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复合人才,是智能建筑、智慧交通、智慧工地、智慧城市的建设者和管理者。

二、专业特色亮点

基于土木建筑行业国家、地区发展战略和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构建以系统思维为统领、工程技术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支撑、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以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为依托,借助学校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四大重点学科专业群的优势,搭建“智能+土木工程学科X专业”的跨学科融合培养体系,理工融合、工工交叉,突破学科专业壁垒。专业拥有一支国际化、企业化、各学科交叉融合师资队伍,积极开展国际间、校企间产学研用合作,形成多方位协同育人、多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专业特色。智能建造专业代表了国家“智能+土木建筑业”的前沿发展,体现了“教育先行”的理念。

第二部分:专业介绍

一、专业解读

智能建造专业是以土木工程专业为基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房屋、道路、桥梁、地铁等各类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智能建造集成人工智能、数字制造、机器人、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确保建筑物生命周期全链条的各阶段(设计、制造、施工、运营维护等)、各专业、各参与方之间的协调工作,实现智能化设计、数字化制造、装配式施工和智能化运维管理。

智能建造专业培养具有深厚科学与人文素养,熟练掌握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精通建筑结构智能设计原理、构件生产制造和施工技术,能够应用相关计算机开发语言和工程建造的信息和控制工程原理,胜任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设计、工业化制造,自动化施工、智能运维与服务等工作,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国际视野、团队协作和引领意识的创新复合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在校期间主要完成PYTHON程序设计语言、自动控制原理、MATLAB工程计算、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智能测绘、工程经济与管理等多门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BIM技术及应用、装配式结构智能化设计、传感器与物联网、智能机械与机器人、智慧化施工、建筑环境系统智能化运维等多门专业课程的学习,配备校企实践、实习、实训和设计环节。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平台、辽宁省智能建造现代产业学院、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多家校企校际联合培养基地,建立校企深度融合构建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二、专业优势

智能建造专业具有一支国际化、企业化、交叉融合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7人,省级人才称号获得者4人。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具有行业从业经历等“双师型”教师占比超60%,拥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一级注册造价师。4名行企高级技术专家聘为专业的兼职教师。教师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

在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多学科基础设施工程研究中心的优质资源基础上,智能建造专业拥有虚拟仿真实验中心,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集成系统及二次开发交互平台,点云测图工作站,BIMPKPM、盈建科等各种软硬件实施,全面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

三、就业情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对传统产业的冲击,以及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控制等领域的飞速发展,智能建造正引领新一轮的建造业革命。从设计阶段的BIM技术到施工阶段的物联网技术、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再到运维阶段的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一切均表明,智能建造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充分发展和应用,大量急需具备土木工程、计算机相关学科、人工智能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根据教育部和住建部组织的行业资源调查报告,智能建造技术人才需求与培养数量之间存在巨大缺口,智能建造专业将迎来供不应求的就业前景。

1.就业主要方向,智能建造全链条各个环节:

1)智能设计与决策规划等方向。利用建模仿真技术进行方案设计,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工具进行规划决策。

2)生产制造与施工装配等方向。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生产制造、施工现场的监控和管理

3)数字化运营维护管理等方向。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建筑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维护,提建筑管理效率和水平。

2.就业重点单位:

1)政府和科技部门,科研院所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研发中心。

2)中建、中铁、中交等大型央企,省、市各级设计研究院。

3)建筑上下游产业链的各类高新信息技术公司。

4)建筑行业,市政、交通基础设施行业等相关企业。

3.考研方向:

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的相关专业。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